
5月13日,備受矚目的中國云計算技術大會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隆重舉辦,本次大會由CSDN主辦,為期三天, 80多位講師圍繞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和實踐輪番亮相,為參會嘉賓呈獻了一場場精彩的演講。相信本次大會將對中國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和落地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
在會議采訪間,普元信息技術有限公司CTO 焦烈焱接受了眾多媒體記者的采訪,他就微服務、InsideOut普元云計算產品研發設計開放計劃等話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普元云計算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普元從08年左右就開始對云計算領域進行研究與實踐,相繼幫助國家電網和中國銀聯等大型企業實施了大規模的生產型云計算平臺,在企業級云計算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經驗。
焦烈焱表示,普元云計算定位非常清晰,就是為企業提供云計算服務。這源于普元十五年來對企業計算領域的理解。覆蓋能源、金融、通信等眾多行業的2015 中國500強榜單中,27家前50強企業采用了普元軟件基礎平臺與解決方案,以加強企業數字化轉型,確保自身核心競爭力。這讓普元云計算有能力提供一整套自上而下的企業級解決方案,既包含底層的基礎設施服務,也包括上層業務開發、移動類、數據類的應用。”
焦烈焱認為,未來是數字化的時代,企業也必將經歷數字化轉型,普元能夠為企業提供云計算服務,滿足個性化需求,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與實現業務上的創新。他同時指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需要IT要從對內服務向互聯網服務轉變,因此未來的企業IT應該是雙模模式(Bimodal),傳統剛性要求比較強的業務用傳統的架構來實現,而面向互聯網業務的應用,用微服務、云計算的方式來實現。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微服務架構
焦烈焱表示,云計算的本質是提高效率,而不是降低成本,公有云就是要提高社會運營的效率,私有云就是要提高 IT 運營的效率,從這個角度看,實施云計算就是做精益運營,而微服務架構為精益運營提供了架構上的保證,因為微服務是小的、容易變化的、容易控制的。
通過多年實踐經驗及洞察,焦烈焱分析了當前企業在實施微服務時的挑戰:
企業原有信息系統中存在的未知的技術債務不適應微服務模式;
傳統信息系統建設中過高的隱形成本阻礙業務快速推出;
微服務架構升級對可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焦烈焱指出,要解決企業實施微服務實施過程中面對的問題,必須要從精益運營入手實施基于微服務的云計算架構。
首先是采用容器技術提升微服務的架構能力,普元通過自己的實踐發現,基于Kubernetes實現微服務發布、高可用和集群伸縮要優于OpenStack,并不是OpenStack做不到,而是OpenStack的伸縮時間、恢復時間比較長。
其次,用DevOps提升微服務協作的效率,將應用代碼與基礎設施分離,開發工程師提供應用的代碼、配置、環境信息、安裝介質、實現后的軟件資源(例如對外接口、數據庫表),通過 DevOps 平臺進行自動化的部署和運維的分離。
技術分離是一個概念模型,基于概念模型,普元集成現有的DevOps領域工具鏈,通過4A的方式,把所有工具認證、帳號開通、授權服務打通,實現協作效率最大提升;同時,基于 Kebernetes 實現微服務新版本發布、金絲雀測試、預發和滾動更新。 |